从某种程度来说股升网,三国混战可以被视为后来蛮族入侵的预演。由于黄巾之乱的巨大破坏,各地都不同程度的遭遇人力资源荒,必须将大量招募外族士兵。
其中典型,莫过于坐拥漫长边界的曹魏集团。哪怕看似比例最低,依然在军事、政治和经济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。
羌氐胡化良家子
魏国地界囊括整个北方边境 远比南方对手容易招募蛮族
因为基本盘位于中原核心区域,再加上针对性生产恢复措施,曹魏对外族士兵的依赖反而最低。其中不乏内迁的乌桓、匈奴、鲜卑等游牧部落,以及西部的山地羌民等。他们在北方人口中的比例相当可观,属于东汉控制边疆能力下降的结果。
早在两汉之交,北方人口已经因赤眉、绿林等集团的混战而损失惨重。统治者为确保生产,必然寄出移民实边策略。百余年后,西河、朔方、五原、云中、定襄等边郡汉人,只剩下原先的10%不到,以至于根本没充沛资源供养驻军。
刘秀建立东汉前后 北方边区人口已大幅折损
此外,东汉到南北朝之间,全球气候持续转冷。换言之,适合农耕的领域逐步缩减,而畜牧、游牧或游猎占主导的地方相应扩大。
于是,西北方向上的羌人叛乱,成为当时的最棘手边患。在短短140多年间里,仅被史书记录的冲突就多达68次,相当于每2年就有一场大战。
羌人的数量增加 很快由山区挺进平原州县
随着羌乱平息,东汉着手安排俘虏们集体内迁。不过,这些蛮族非但没有被归化,反而会继续勾结塞外同胞做乱。通常是在平原上春耕秋收,夏季又跑进山区游牧、狩猎。
当然,汉朝教化羌人失败的最大原因,在于对方不习惯郡县管理体制。如果不巧遇到贪官,必然遭遇更为严酷盘剥。加之河西地区曾多次发生蝗灾和地震,使得经济每次刚恢复就重新跌落谷底。于是,胡汉矛盾一触即发,整片区域都笼罩在动荡不安治下。
动荡的农业经济 让羌人随时为自己准备后路
与之相对,边区良家子很容易善沾染胡风蛮气股升网,对弓马娴熟的渴望远超农桑。因为普通人难有机会流动,迁来的新人多以刑徒,罪人和贬谪官员居多。两个群体相互融合,催生出董卓、马腾等地方军事贵族。虽然对内挟胡自重,对外却是广结盟友,许多思维方式已和蛮夷无异。
洛阳宫廷为笼络他们,只能不断加官进爵,并且给于更大自主权,等于放弃干预本乡事物。最终,羌氐人口成批迁居关中,成为汉末到三国时期的重要军事资源。
边地良家子的不断胡化 让汉朝中央束手无策
南匈奴两面三刀
东汉时期 南匈奴已成批内迁中原边区
公元48年,南匈奴集体归降东汉,从而获得甘陕北部到包头之间的八郡留居权。由于原先的拓殖人口凋零,非常顺利的据有大片空地。奈何军事水平较为抱歉,必须靠官军协防应付北匈奴与鲜卑。
此后,北匈奴集团在群起围攻中倒塌,将草原霸权拱手相让于鲜卑。原本弱势的南匈奴也顺势搭便车,成为寄居在边境线两头的定时炸弹。
北匈奴的轰然倒塌 反而让边境风险更大
虽然匈奴素有农业基础,但在气候不断变冷的时代,根本撑不起经济基础。只能为生存继续贸易、掠夺,顺便从中央领取盐铁、粮食、钱币等巨额津贴。
公元140年,南匈奴句龙王曾尝试谋反,勾结西面的羌人与东面的乌桓,联手洗劫北方四郡。由于事发突然,汉朝方面根本无力招架,只好内迁郡政府、放弃防御工事。此后,蛮族纷纷渗入山西中部的汾河流域。
东汉时代的边患一直非常严重
另一方面,占据漠北的鲜卑势力冉冉升起。当南匈奴意识到自己不在中央保护范围内,自然开始寻求联合草原新贵。东汉方面的对策,往往倾向于调动内附部族落反击。
这样的大背景下,生活在中原北部的蛮族集团,在乱世开启后纷纷结交军阀朋友。除曹操外,袁绍、公孙瓒等势力也经常招募他们来补充军力,例如比较有名的白马义从、乌桓突骑,仅看名字就能猜到其成分。
三国时代 骑兵已是大部分军队的主心骨
曹操分而治之
占据北方大部后 曹操被迫小心谨慎的化解蛮族危机
随着北方大部落入自己之手,曹魏开始采用不同政策,尽一切可能化解边区蛮族危机:
例如已大范围内附的南匈奴,主要采取分化策略,用大量军官分头监视不同部落。这些耳目有权推荐贵族子弟,到许昌的首府担任要职,与留在原地的血亲产生隔离。而且普通部众无次待遇,经常会滋生不满情绪。于是被直接招募到军中效力,间接削弱部落中的青壮年比例, 还能充当人质加以看管。
甚至仅仅出于担心,就贸然把南匈奴单于扣留。随后扶持右贤王势力,避免实力更强的左贤王趁机自立。
大量南匈奴青壮年被曹操编入骑兵队伍
至于那些不服调令的部落, 曹操会坚决进行武力镇压。曾为袁绍作战的乌桓,就享受过御驾亲征待遇。经常和蜀汉眉来眼去的羌人,同样喜提主力军的针对性进攻。一些原本完成内迁的部落,就这么被强制送出边界。
面对鞭长莫及的鲜卑,曹操基本都选择挑拨离间。无论如何折腾,目的都是要阻碍对方完成内部整合。
曹魏麾下的外族士兵功能单一
总的来说,曹魏选择外族士兵的功能较为单一,几乎全集中于游牧骑兵。这当然是因为手中的农耕区域最多,可以迅速靠军屯供养起海量步兵,完全有别于南方的蜀汉和孙吴。
即便如此,在曹氏掌握半壁江山的50多年里,内迁胡族仍占总人口的20%上下。而且稳定为某种惯性,一直延续至西晋时期,成为开启永嘉之乱的主力......
(全文完)
倍悦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