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娃上幼儿园之前安联,和很多父母一样,脑补了八百出的社交大戏:
孩子吃饭的时候,要是躲在角落里怎么办?
要是其他人抢孩子的玩具,他不敢吭声怎么办?
如果幼儿园没有人跟他一起玩,娃会不会特别难过呢?
幼儿园是娃第一次进入集体生活,作为全职陪娃的老母亲,真的很怕他在幼儿园不合群,影响他以后的社交能力。
后来跟周围其他的宝爸宝妈聊到这个话题,发现大家的焦虑都是一样的!毕竟在家里的时候,孩子大部分时间都跟父母在一起,突然之间到幼儿园确实挺让人担心的。
但是说真的,很多时候是父母太焦虑了!担心娃不合群很正常,可不排除父母的认知有偏差,要是大人把不合群的标准搞歪了,岂不是在无形中拖了孩子的后退吗?
父母要先搞清楚一件事:你怕的是娃不合群,还是怕自己没面子?
很多父母嘴上说着“担心娃孤单”,其实心里藏着另一个声音:别的娃都能在幼儿园跟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,为啥我家娃躲在一边,是不是性格有问题呢?
这可不是随意猜测,更不是个例!之前在幼儿园接孩子的时候,就看见过有个妈妈把自家娃从滑梯上拽下来,对着娃怒吼:
“你看人家都一起玩,就你自己一个人待着玩,能不能主动点?”
听完妈妈的话,那个孩子被吓得娃娃大哭安联,妈妈还在跟旁边人抱怨:
“着孩子从小就内向,以后肯定吃大亏。”
你看,这哪里是为娃担心,分明是把娃的社交表现当成了自己的育儿成绩单。娃刚进入新环境,对老师、同学和规则都不成熟,先观察几天再慢慢融入,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?
可偏偏到有些父母那里,就成了娃不合群的表现,非得要求三四岁的孩子一进幼儿园就秒变社交达人,真的是离了大谱了!
想告诉父母:真正的不合群,不是娃暂时没有找到玩伴,而是他想融入集体却一直被排斥,或者他根本不想跟人互动,甚至孩因为害怕而躲在角落里。
要是你家娃只是每天安安静静玩自己的玩具,放学时孩能跟你说“今天看到某某玩积木很厉害”,那压根不算事儿,父母别先自己慌了神。
想让娃轻松融入,只需记住三个不费力的办法
其实让娃合群,真的没有父母想的那么难,最重要的还是找对方法。很多父母费尽心机,尝试了很多办法还是无果,说到底还是方法不对。
这个时候,父母要做的就是别瞎着急,让自己冷静下来重新找方法。作为过来人,在这里把自己和身边人积累了多年的三个小方法分享给大家,比瞎着急管用多了。
第一个:给娃社交缓冲期
刚入园的前一两个月,娃不想跟其他小朋友玩很正常,父母别催。
这个时候,可以先陪他做一些熟悉的事情,给娃缓冲的时间。可以带一个在家常玩的玩偶,让他们在幼儿园有更多熟悉感,让他可以跟自己的玩偶聊天,慢慢适应。
就算是慢热的孩子,看到别人玩的游戏那么有意思,自己也主动想加入。当娃表露出自己有兴趣的时候,父母可以多鼓励他们,让娃主动加入。
第二个:教娃具体小技巧
社交这件事不能空喊口号,要落实到实处,给娃具体的参考技巧更有效。
若是只对娃说“要主动跟别人玩”,他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操作。与其这样,不如直接教娃怎么做,这样娃只需要按照父母分享的方法就能快速融入。
告诉孩子:看到其他小朋友玩玩具的时候,让他主动开口询问“我能帮你搭个房子吗”;看到其他有人在看书,可以说“这本书我家也有,很好看”。这些具体的话娃只要照着说,基本都能成功。
第三个:别拿合群当唯一标准
合格的父母,从来不会强迫娃做什么事情,而是尊重他们的节奏
有的娃天生就喜欢热闹,有的娃却喜欢安安静静的独处……父母别总是自以为是的要求孩子,只要娃觉得开心,不排斥跟人互动,就算他每天只跟一两个小朋友玩,也没有什么不好。
永远要牢记:社交的目的是让娃快乐,不是让他变成万人迷。若父母总是逼着他跟所有人搞好关系,反而会让娃觉得社交是件累人的事情,从心里抵触。
写在最后:其实娃比我们想象中强大得多,他们有自己的社交节奏。父母u起每天担心他们不合群,不如多给娃一点信任,少一点干涉。等过段时间再看,说不定那个刚入园时躲在身后的小不点,说不定已经成了社交小达人。
倍悦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